[农民日报]怎样让梨子更好吃、种梨更轻松?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梨生产与消费国,人均鲜梨占有量达13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如何推动全国梨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而满足改善人民食品结构、水果多样化的需求呢?近日,记者在河南省许昌市举行的“全国梨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会”上了解到,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已形成适于不同产区、可复制的梨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通过示范推广,有力推动了梨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攻关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梨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从1979年的426万亩发展到2016年的1669万亩,总产量从143万吨增加到1870万吨,分别增长了近4倍和13倍。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梨产业也出现了不少亟须解决的制约性问题。农业科学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李秀根认为,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结为四点。
首先,主栽品种老化,优质果供给不足。主产区仍以“砀山酥梨”“鸭梨”“金花梨”和“南果梨”等传统晚熟地方品种占70%左右,品种老化、质量下降、优质果供给不足,且成熟期过于集中。
其次,栽培模式老旧,整形修剪繁难。我国绝大多数梨园仍旧采用传统大冠稀植模式进行栽培,树体高大,管理和采收困难。同时,大冠树形为5级层次结构,整形修剪各有要求,难以掌握,造成大量梨园失管荒废。
其三,施用化肥过量,土壤生态失衡。“近20年来,为了片面追求大果和高产,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欠施有机肥,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土壤酸化板结,理化性质变劣,进一步导致梨树生理失调。”李秀根说,近年频繁出现的龟背果、猪嘴果、虎皮果、霉心果等严重问题,绝大部分与单一或过量施用化肥有关。
最后,依赖农药过多,安全隐患匿藏。种植者不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知识,每年盲目滥用化学农药10~15次。生态失衡反而导致病虫害连年暴发,果农进一步增加用药加以应对,结果导致农残超标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长期制约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全国梨产业健康发展,中国农科院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梨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所长曹永生介绍,该项目针对产业问题,提出“优质、安全、简约、多样、高效”的技术主攻方向,根据全国不同生态区气候、土壤、经济和社会条件,开展梨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特别是品种更新换代、风味品质提升、绿色病虫防控、简约种植管理、果园生态恢复、技术措施优化等共性技术方面的技术创新和集成,形成适用于不同产区的梨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
技术集成构建梨产业发展绿色模式
为达到“优质、安全、简约、多样、高效”的目标,该项目系统集成了优质品种、宽行密植、简约修剪、化肥替代、绿色防控、土壤修复、风味提升、机械管理、水肥一体、枝条还田等10余项关键技术,实现梨生产、生态可持续和绿色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在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贾庄村梨园基地里,记者看到梨树行间距很宽,通风透光。李秀根研究员介绍,这种宽行密植省力化模式,全新引领梨园现代栽培,完全适应简约要求下的机械化操作,实现了当年栽树、2年见果、3年亩产2000斤、4年4000斤的早果丰产目标。
此外简约化整形修剪技术,真正降低梨产业技术门槛。“整形修剪”是梨产业中最难学又必须学的技术,传统大冠树形修建技术,需要5-8年反复学习实践才能掌握,而一个熟练技工每天也只能修建58棵。在我国劳动力成本高企的现状下,急需难度小、用工少的技术。简约整形修剪技术研究和创新,实现了前3年基本不动剪,修剪量很小,每人每天可剪3~5亩树的“简约、省力、早果、高效”的目标。
梨园3次药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综合采用生态恢复、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控措施,结合使用酵素,一年仅需打3次化学农药即可达到甚至超过以往每年10~15次药的病虫害防控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70%以上。
果园土壤修复技术,大幅减少梨树生理病害。梨园在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果园生草、秸秆枝条还田、补充生物活菌等措施,逐步修复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恢复土壤健康,达到减少生理病害、减少畸形果、减少死树现象的目的。
通过10项技术措施的集成优化,分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及黄河故道地区、西北黄土高原和南疆等梨主产区构建了可复制、易推广,实现“良种良法高效”的梨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即“优异品种,改良土壤、改良树形,减肥、减药、减工、提高果品质量、提高果农收入、提高果业经济效益、提高果园生态效益”。通过示范推广,示范区梨园做到了化肥零施用,化学农药用量减少70%以上,果园生态显着改善,果品品质明显提升,优质果率提高了25%,亩增效益增加1500元以上。通过项目实施,适合不同生态区的系列梨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已在我国梨主产区辐射推广50万亩以上,有效带动了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