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到底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到底

【字体: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如何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在这一年里有哪些工作值得梳理和总结?就此,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

  从文件到规划已迈出关键步伐

  中国经济时报: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至今,一年时间即将过去,各地执行情况如何?如何才能给三农问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姜文来:自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动了起来,认真调查研究,做好这项工作,做顶层设计。从中央层面来看,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对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行了顶层设计,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凝聚了党、政府在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智慧。

  各地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结合自己的实际,出台了自己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如山东省2018年5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专门针对五个振兴推出了五个实施方案。山东各地市也相继出台了市级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区县正在组织编制相应的规划。

  中国经济时报:通过近一年的实施推进,农村有哪些新变化?农民有什么新感受?如何量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成效?

  姜文来:我国真正的乡村振兴战略刚刚提出一年,但针对我国“三农”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将“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不是始于去年,而是始于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战略实施以后,“三农”工作有了总抓手,农村的工作更加围绕乡村振兴而展开。农村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化,农民感觉到党和政府对乡村更加重视,让农民对乡村的希望增加了,更有自信。社会上感觉到乡村是一片热土,拥有无穷的宝藏,将目光和资金向乡村转移趋势明显。相关部委、干部深入农村调研多了,让农民感觉到乡村振兴是动真格的,不是文件上的振兴。农民的幸福感、自信感和获得感比以前更加强烈,看到了希望,也有了自身动力。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效评估,不是指标上有多漂亮,而是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否更好,这是衡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标,将来在设计指标的时候,要更多地围绕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两项指标进行,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样才更真实更可靠。

  围绕“五大”振兴逐一破解难题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农村基础比较薄弱,而乡村振兴战略又是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一些地方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下一步应如何破解?

  姜文来: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在这复杂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方面面。主要归结为产业、人才、组织、文化和生态振兴问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没有一个让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乡村振兴无从谈起,找到切合自身情况的产业至关重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产业同一化,扎堆发展,为产业发展埋下隐患;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没有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产业发展也不能推进,这是乡村振兴的瓶颈,目前乡村的各种条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内生的人才脱离农村现象严重;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先进的组织可以让乡村振兴按机制持续下去,目前乡村振兴组织比较薄弱,号召力不强,组织再造复杂需要时日;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纽带,是乡村自身存在的长久的基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任重道远;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也是乡村富有的财富,乡村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尖锐在一些乡村表现突出,如何化解这种冲突,走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上述问题要一一破解,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去实施,同时通过党建的建设,去引领乡村振兴,让党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将生态环境承载力作为建设的底线

  中国经济时报: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发展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如何防止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姜文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项惠民的战略,要将其落实到实处,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要防止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出现。要努力避免那些华而不实,表面富丽堂皇的亮眼工程,而实际上农民受不到多少实惠,甚至出现受害者的情况出现。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注重农民参与,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根据乡村的实际做好顶层设计,该并村的并村,该重点发展的村就重点发展,既要注重均衡发展,同时也要避免撒胡椒面。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承载力作为建设的底线,如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防止边建设边破坏。对于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毫不手软地进行处理,尽可能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中国经济时报:以往一些发展战略刚推行时大家热情很高,轰轰烈烈,过后就不了了之,那么,乡村振兴战略会否出现这种情况?如何防止虎头蛇尾现象发生?

  姜文来:乡村振兴战略不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农村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国家相关部门有相应的机构在开展这项工作,这样的现象发生的概率较低。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着重点是什么?要把握哪些核心原则问题。同时,要如何因地制宜扶持当地可持续增长的产业?

  姜文来: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是分层次的,如国家层次、省级层次、地市及县级层次,每个层次乡村振兴战略都是顶层设计。上一级的顶层设计重点是在目标、指导思想、区域发展方向、“五个振兴”实现路径、政策保障等宏观设计上下功夫,注重宏观管理、政策导向和资金倾斜等层次,越下面的顶层设计越接地气,越具有可操作性。核心原则问题是通过可持续绿色发展,解决农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迅速补上这块短板,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