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科院:加强成果转化 支撑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16日,农业科学2019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分析2018年中国农科院工作成绩和问题,梳理明确农业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研究部署2019年的重点工作。
图为会议现场。郑钊光 摄
会议指出,2018年是中国农科院成果丰硕的一年,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彰显了农业科技“国家队”的创新水平与产业贡献。
农业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发表论文5323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858篇,比上年增长13.6%,以第一署名单位在CN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2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围绕国民经济重大需求,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全年(认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388个,培育家禽新品种1个,获新兽药、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29项,获发明专利732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99件,国外专利17件,出版科技着作272部,彰显了国家队的实力和地位。其中八项成果喜获国家奖,时隔五年再实现国家科技三大奖全覆盖。
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开局良好,启动了江苏东海、河南兰考、江西婺源、四川邛崃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推进水稻、玉米、油菜等16个产业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
全面推进科技精准脱贫,派出650多个专家团队、3300名科研人员在环京津地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以及“三区三州”开展脱贫攻坚,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50多个。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取得可喜进展,20个标杆创新联盟实施任务108项,创新集成和示范了97套技术模式, 新建示范基地117个,开展技术培训3700余次。
唐华俊在报告中指出:明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硬任务落实上,中国农科院要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中国农科院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全面支撑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结合院地合作、科技扶贫和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
强力推进科技精准脱贫攻坚,深化实施科技精准帮扶行动,以建设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引领示范区为目标,在环京津地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以及“三区三州”开展脱贫攻坚,重点抓好阜平、桦川、紫阳、临潭4个帮扶示范县建设工作,集成和应用一批精准帮扶模式和技术体系,增派科技干部,强化技术服务和培训,创新帮扶机制,着力提高“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强化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继续推进16个产业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完善协同攻关网络,推广已成熟的技术模式,进一步发挥综合技术模式的引领作用,构建激励协同创新、联合成果转化的工作新机制。
做实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打造标杆联盟,围绕“藏粮于技”战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解决“厕所问题”、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和技术集成,集中各类资源向重点产区和典型生态区聚焦发力,推动联盟在科技创新中取得更大突破。
加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三农”发展的硬任务和农业农村改革三大领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