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科技扶贫在雪域高原生根开花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科技扶贫在雪域高原生根开花

【字体:

齐扎拉主席(右一)在扶贫展参观青稞加工产品

 

  三年援藏,终身援藏。我们团队的血液中已经有了援藏的基因,未来,我们会继续用农业科技的力量帮扶西藏贫苦地区,帮助当地企业做大做强。

  “这个产品好,既能将青稞进行转化,又为驻藏部队解决高原缺氧问题,希望西藏多出这样的好产品。”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对一盒青稞自加热米饭表示赞许。这让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加工所)副所长、第八批援藏干部王凤忠备受鼓舞,所有的辛苦付出终显成效。

  自从来到这片雪域高原,三年里,他的足迹遍布七地市,虽然脸庞晒出了高原红,身体因缺氧有所损耗,但扶贫的基因已经深深烙印在血液里。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他为藏区注入科技的力量,诸多科研成果在这里生根开花,让藏区产业扶贫更具“含金量”。

  摸清家底,把脉问诊

  2016年7月,农业科学院党组选派4名干部人才组成第八批援藏工作组赴西藏工作。刚到西藏第3天,就有队伍成员因严重的肺水肿住进了医院。大家意识到,高原反应是开展藏区扶贫工作第一道难关。

  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西藏,身体一向健康的王凤忠,需要每天服用7片药物以缓解高原反应。院里的重托、肩上的责任、藏区农民的期盼,让他坚持了下来。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王凤忠长期从事功能食品研究,来到西藏农牧科学院后,他先后担任产业处处长、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他想针对西藏的产业来一次全新“升级”。

  “要在藏区开展这项工作,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家底’。”王凤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要搞清楚西藏的产业有哪些,农牧业发展真正需要什么,我们又能提供些什么。

  西藏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情况十分复杂。王凤忠用了两年时间奔赴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阿里七地市40余县,对青稞、牦牛、藏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科研等进行调研、梳理。

  为了更好地挖掘藏区产业潜力,王凤忠还邀请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国家粮科院、中国发酵研究院等相关专家100多人次“把脉问诊”,并结合产业实际,先后编制完成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西藏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发展报告》《西藏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青稞产业扶贫规划》等,为发展当地经济打下基础。

  搭建平台,培养人才

  三年来,王凤忠积极探索农产品加工科技援藏新模式,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在2017年年底,牵头创建西藏第一个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结束了西藏无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的历史,从此西藏农产品加工走上了科技创新引领的新阶段。

  “担子更重,责任也更大了。”王凤忠说。西藏缺乏加工科技人才,他就把各研究所的加工相关专业科研人员整合,重点解决西藏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低、产品单一、好原料无好产品的现状。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承担自治区科技厅农产品加工重大专项的机会,创新性地提出以项目为纽带,以西藏特色农产品为研究对象,整合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服务西藏的加工科技援藏新模式,并要求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拜内地知名专家为师,派往内地学习。目前已培养50余名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1名博士生已入读中国农科院。

  建立平台是王凤忠的工作重点之一,但在他看来,平台是人与人之间、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平台必须要“活”起来,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除了成立研究所,依托中国农科院科技和人才优势,他首次提出创立西藏院士工作站的建议。12名院士、18名专家服务于西藏农业产业,投资4000万元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在建设之中,解决了困扰西藏的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

  在王凤忠的带动下,组织开发青稞系列产品120多种、牦牛产品20余种、特色产品30余种,多数填补了西藏空白,将近10个产品在企业开始转化。他们还组织申报并获批农业农村部青稞加工研发中心。

  如今,令人眼花缭乱的青稞、牦牛、绵羊、藏猪、食用菌等系列加工产品纷纷走向市场,走向内地,王凤忠感觉万分欣慰。“看到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畅销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王凤忠说。

  科技发力,产业升级

  西藏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许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加工青稞,产业效益低下,产品类型单一,农产品加工科技水平与内地的差异较大。

  提升西藏农产品加工水平该从哪里入手?这个困惑一直萦绕在王凤忠的心头。

  “西藏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从业者素质等与内地有很大的不同,先进农产品宣传不到位,企业没有强烈的现代化生产意识。再加上西藏没有农产品加工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从内地来的许多设备闲置不用。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王凤忠说。

  王凤忠结合承担的自治区人社厅农产品加工企业调研项目和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调研援藏项目,组织联系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国家粮科院、中国发酵研究院等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赴全区3个市9个县开展农产品加工专题调研,提出了多项适应性改进措施。

  他发现西藏群众喜食的糌粑存在生产小型化、卫生条件差、保质期短等问题,首次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解决了脂肪氧化酶难以处理的世界性难题。这样开发的糌粑产品保质期可达10个月以上,该技术得到农业农村部认可,并牵头制定《糌粑生产技术规程》。

  作为西藏最大的农业产业,青稞产业是西藏脱贫致富的关键。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提出西藏发展青稞米加工并作为扶贫产业。但是西藏无相关人才,原有的生产线也落后,产品卖相极差,西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尹分水慕名找到王凤忠,希望能够在年底之前开发出系列产品。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王凤忠积极与国内多个领域知名专家合作,设计出年产西藏最先进、规模最大的4万吨青稞米生产线,帮助企业完成项目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产品包装等。2018年8月最大单体厂房在日喀则建设,9月完成设备采购,10月15日生产线完成安装。

  为了解决青稞米腹沟无法有效脱皮的难题,他与江南大学学者探讨柔性脱皮技术;为解决青稞米保质期短的难题,他回北京请教杂粮专家与设备专家,优选国际最先进装备;为解决青稞米口感问题,他与国内杂粮专家沟通探讨微缝化技术,完成青稞米的同蒸同熟、口味调整。

  目前,青稞米已进入国家扶贫产品采购名录,项目达产后可创造8亿元产值,为西藏自治区脱贫3000余人。该企业目前已成为自治区最大的青稞加工企业,其产能可解决西藏每年加工青稞的40%,创造西藏企业建设史上的“西藏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王凤忠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飞地扶贫”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西藏自治区扶贫办的高度认可,对于解决深度贫困区脱贫致富提出了一条有自治区特色的扶贫方案。

  “三年援藏,终身援藏。我们团队的血液中已经有了援藏的基因,未来,我们会继续用农业科技力量帮扶西藏贫苦地区,帮助当地企业做大做强。”王凤忠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