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我国油菜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文章来源:《新华网》2013年5月11日
作者:黄艳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3-05-16
新华网武汉5月11日电(记者 黄艳)通过集成品种、栽培、肥料、植保、农机装备等多项技术创新,长期受机械化难限制的油菜生产模式获得新突破。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南京农机化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湖北云梦的千亩示范基地获得成功。专家表示,这标志着我国油菜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了油菜产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11日,云梦台湖农场的1000余亩油菜田迎来收获的季节。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台联合收割机、分段收割机现场演示机械化收割油菜籽。
油菜籽是我国第二大食用油原料,营养价值和均衡度仅次于橄榄油,是我国南方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原料。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同季作物小麦可全程机械化的背景下,周期长、耗工多、技术环节复杂的油菜生产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种植面积下滑压力大。专家表示,不解决油菜籽生产机械化问题,油菜籽的种植习惯将逐渐消失,已经高度对外依赖的食用油产业将雪上加霜。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2008年开始研究适宜机械化的品种。2009年选育成功的“阳光2009”具有株型紧凑、抗倒性好、抗裂角性强、花序长、含油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机械化生产。
选定好种子后,科研人员将近年来油菜科技成果、产品、装备进行了集成组装,将“阳光2009”、机械精量耕播技术、配方施肥、防渍、草害防控、一促四防、机械分段收割等七项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在长江中游以北的云梦县建立示范基地,形成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学昆介绍说,去年9月播种,到今年5月收获,机械装备的应用将传统种植油菜亩均10个工减少到0.8个工,接近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与此同时,亩均产量保守估算达到150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亩均纯收益300元以上,可扭转长江流域近年来油菜生产效率低、效益低的局面。
农业部种植业司专家曾令清表示,油菜生产关系到我国油脂行业的产业安全,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对农民是好事,对产业安全更是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