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所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受表彰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6-05-06
近日,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和严根土研究员分获河南省、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野生棉研究课题组和棉花虫害防控团队分别被河南省总工会、安阳市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
朱荷琴从事棉花病害防控研究工作近30年,在国内率先创建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棉花抗枯、黄萎病性鉴定技术体系和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以农业措施、诱导抗性剂、生物防治为辅的转基因棉田黄萎病综合控制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严根土长期从事棉花遗传和育种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培育棉花品种10个,培育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7875.6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30.9亿元,其中“棉花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获2015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野生棉研究课题组致力于棉花野生与特异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建成了我国唯一野生棉种质圃,保存野生资源与种间杂种居世界第一位,抢救和收集国内外濒危资源400余份,创制优异新材料200余份,推荐资源9000余份次,提供亲本育成品种172个;对比研究海南与内地生态条件,提出了南繁棉花“凹型”生育规律;率先开展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棉花虫害防控团队是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团队之一,着力解决棉花害虫防治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先后主持国家科研项目20余项。共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国家专利21项。通过联合攻关,团队研究创建了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为保障生物安全和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及我国棉花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棉花所全体职工将深入开展学习劳动模范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我国棉花科技创事业登上新台阶。(通讯员 冯文娟)
朱荷琴从事棉花病害防控研究工作近30年,在国内率先创建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棉花抗枯、黄萎病性鉴定技术体系和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以农业措施、诱导抗性剂、生物防治为辅的转基因棉田黄萎病综合控制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严根土长期从事棉花遗传和育种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培育棉花品种10个,培育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7875.6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30.9亿元,其中“棉花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获2015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野生棉研究课题组致力于棉花野生与特异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建成了我国唯一野生棉种质圃,保存野生资源与种间杂种居世界第一位,抢救和收集国内外濒危资源400余份,创制优异新材料200余份,推荐资源9000余份次,提供亲本育成品种172个;对比研究海南与内地生态条件,提出了南繁棉花“凹型”生育规律;率先开展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棉花虫害防控团队是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团队之一,着力解决棉花害虫防治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先后主持国家科研项目20余项。共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国家专利21项。通过联合攻关,团队研究创建了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为保障生物安全和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及我国棉花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棉花所全体职工将深入开展学习劳动模范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我国棉花科技创事业登上新台阶。(通讯员 冯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