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所实施“人才兴所”战略
为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与培养力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棉花科技创新集成优势,棉花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指示精神和我院的有关规定,根据该所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要求,决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培养和管理制度,出台了《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人才兴所战略实施纲要》。
为了全面落实《纲要》,日前,棉花所组织召开了“实施人才兴所战略动员大会”。我院翟虎渠院长、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张凤桐、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姚聚川、河南省农村发展中心主任王志和、安阳市副市长朱明等出席大会并讲话。棉花所全体职工参加了大会。
与会领导在讲话中对棉花所在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棉花所实施“人才兴所”战略给予充分肯定。
翟虎渠院长指出,棉花所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研究机构。建所以来,该所获得的国家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共4项,占全国棉花行业国家级一等奖总数的80%,充分显示了棉花科研“国家队”的实力。棉花所自主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棉田总面积的50%左右,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翟院长说,我国是轻纺大国,棉花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保证农民增收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大事,而种棉又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如果我国棉花品种受制于国外,日后的发展将会非常被动。我国的棉花产业要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棉花所应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棉花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在讲话中说,当前,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三农”上来,其中重中之重是农民增收问题。如何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解决好使农民种棉致富的问题,是发挥我们聪明才智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大好机会,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内容。他希望棉花所加强棉花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方面的研究,创出一条高附加值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
张凤桐司长在讲话中要求棉花所在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方面,要适应我国当前的现状,考虑适宜的育种途径、路线和栽培技术,重视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的结合。另外,他强调,农业科研人员要大力发扬老专家深入一线、深入生产的光荣传统,要树立为基层服务,为农民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的意识,为农民增收作出贡献,这是我们科研单位、科技工作者实现“三个代表”的一个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研工作当中踏实、务实、不浮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培养队伍中体现功底深厚,作风扎实;也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的搞出科研成果。
依据《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人才兴所战略实施纲要》,该所计划每年从所经费中拿出100万,带动课题组经费100万,争取“948”等项目经费100万,3年共计1000万,用于引进、培养人才。《纲要》提出,在用好、培养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从国外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力争到2010年从国外引进5~10名高层次人才或优秀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重点领域为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棉花生物信息研究与应用、酶工程及其生物学应用、现代经营与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主要途径是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聘请客座研究员或特聘教授来所讲学或合作研究,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等途径,培养本所高层次人才。同时,选派所内优秀人员、科技骨干以访问学者身份出国考察、业务深造或攻读学位,培养出一批在高科技领域、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大力提升该所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好人才储备、奠定人才队伍基础。《纲要》还对科研论文、着作、成果奖励及补助办法,重点学科与领域人才招聘办法,技术能手评选奖励办法,产业开发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等做出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