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人物系列报道之五:真情奉献 全身心投入援藏工作
——记农业科学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张燕卿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3-09-26
张燕卿,1963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县,农学博士。现任农业科学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多年从事旱作节水农业、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与科技管理工作。2010年7月,张燕卿积极响应国家支援西藏的号召,带着一份赤诚和热情,从北京远赴平均海拔3700米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担任西藏农牧科学院副院长。进藏工作期间,张燕卿始终牢记援藏使命,继承发扬援藏干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实干精神,在派出单位和受援单位党组织领导下,依靠西藏农牧科学院广大干部职工,动真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视西藏为故乡,一心为藏区人民服务,起好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第六批优秀援藏干部。
旗帜鲜明反分裂,援藏精神记心间
鉴于西藏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思想。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一项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张燕卿时刻牢记组织的信任和嘱托,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决贯彻中央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藏期间,他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民族传统,维护藏汉民族团结。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团结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把自己当作西藏院的主人而不是过客,多看、多思、少说,多做有利于西藏院团结和发展的事。
迅速适应新环境,建言献策为“三农”
一直以来,张燕卿秉承“真情实意对人,满怀激情做事”的原则,积极投身援藏工作。他常说,到西藏挂职锻炼,感受高原环境、体验西藏文化、结交西藏朋友、为西藏的发展作贡献,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张燕卿进藏上任伊始,不仅努力克服头疼、失眠、掉发等高原反应,同时也在全力克服因得知同行的援藏干部由于疾病和交通事故离世等噩耗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为了尽快了解掌握藏区工作情况,他调整好心态,将如何做好援藏工作,如何适应高原环境作为了工作和生活的新课题。
入藏初期,张燕卿把了解区情、院情、所情放在首位,先后到4个研究所、6个处室和各基层实验基地调查研究,和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谈心聊天。通过学习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掌握西藏农牧科学院的历史和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学科,搭平台,争项目,强合作,促发展”的三年援藏工作思路和目标。
在了解区情和农牧业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张燕卿提出了抓好青稞和牦牛科技创新,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科研工作,强化草业科技攻关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被西藏农牧科学院出台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区党委八号文件精神意见》采用,从而加快了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草业科学研究所、农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水产科学研究所的组建工作。
桥梁纽带创平台,辛勤耕耘获硕果
张燕卿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桥梁纽带。他认为,一个人能力有限,但把内地的科技力量和西藏的资源力量结合起来,产出将是是巨大的。
在中国农科院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开展科技合作过程中,他积极联系、大力推动双方专家互访和人员培训,召开专题研讨会,合作申请项目,共同建设研究平台等,先后联系中国农科院16个研究所与西藏农牧科学院相关单位开展对接工作。他还联络筹建了农业信息中心,并专门组织了西藏农业信息研究工作。为了能让更多部门了解藏区的农业科技现状,促进农业技术发展,他筹划召开“十二五”西藏农业科技协作研讨会,邀请农业部、20多个地方农科院的代表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有10多个单位通过品种展示、合作研究、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展开了援藏工作。此外,他精心组织了“首届青藏高原农业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会上,环发所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并与西藏院签订了“合作共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的备忘录。这是中国农科院落实援藏系列工作部署的又一具体行动。
创新进取拓渠道,特色之路有实效
西藏农业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决定了西藏农牧科技需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其它地方成功的经验。只有围绕西藏院的重点和整体发展开展援藏工作才会有成效。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是援藏工作的核心。
张燕卿认为,要打造“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西藏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藏区农牧科技特色之路,需要有相应的课题支撑。于是他组织编写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藏特色动植物育种与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和西藏高寒草地特色草食家畜牦牛生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获得36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这是西藏在此领域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资助。
为了加强西藏农牧科学院青稞研究实力,张燕卿积极推动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西藏青稞改良分中心落户西藏农牧科学院,总投资780万元,这也是西藏农牧科学院在该领域挂牌的首个国家级平台。此外,他还推动落实农业部学科群区域实验室1个、试验站3个。
一直以来,张燕卿为党的事业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为推动西藏农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做着不懈的努力。3年的援藏工作,不仅让他个人收获了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更是为藏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贡献了力量。他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第一责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把推动藏区农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兴农;始终肩负纽带桥梁职责,忘我拼搏,无私奉献,深怀挥之不去的西藏情结。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无愧于优秀援藏干部的荣誉,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旗帜鲜明反分裂,援藏精神记心间
鉴于西藏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思想。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一项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张燕卿时刻牢记组织的信任和嘱托,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决贯彻中央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藏期间,他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民族传统,维护藏汉民族团结。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团结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把自己当作西藏院的主人而不是过客,多看、多思、少说,多做有利于西藏院团结和发展的事。
迅速适应新环境,建言献策为“三农”
一直以来,张燕卿秉承“真情实意对人,满怀激情做事”的原则,积极投身援藏工作。他常说,到西藏挂职锻炼,感受高原环境、体验西藏文化、结交西藏朋友、为西藏的发展作贡献,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张燕卿进藏上任伊始,不仅努力克服头疼、失眠、掉发等高原反应,同时也在全力克服因得知同行的援藏干部由于疾病和交通事故离世等噩耗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为了尽快了解掌握藏区工作情况,他调整好心态,将如何做好援藏工作,如何适应高原环境作为了工作和生活的新课题。
入藏初期,张燕卿把了解区情、院情、所情放在首位,先后到4个研究所、6个处室和各基层实验基地调查研究,和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谈心聊天。通过学习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掌握西藏农牧科学院的历史和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学科,搭平台,争项目,强合作,促发展”的三年援藏工作思路和目标。
在了解区情和农牧业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张燕卿提出了抓好青稞和牦牛科技创新,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科研工作,强化草业科技攻关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被西藏农牧科学院出台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区党委八号文件精神意见》采用,从而加快了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草业科学研究所、农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水产科学研究所的组建工作。
桥梁纽带创平台,辛勤耕耘获硕果
张燕卿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桥梁纽带。他认为,一个人能力有限,但把内地的科技力量和西藏的资源力量结合起来,产出将是是巨大的。
在中国农科院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开展科技合作过程中,他积极联系、大力推动双方专家互访和人员培训,召开专题研讨会,合作申请项目,共同建设研究平台等,先后联系中国农科院16个研究所与西藏农牧科学院相关单位开展对接工作。他还联络筹建了农业信息中心,并专门组织了西藏农业信息研究工作。为了能让更多部门了解藏区的农业科技现状,促进农业技术发展,他筹划召开“十二五”西藏农业科技协作研讨会,邀请农业部、20多个地方农科院的代表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有10多个单位通过品种展示、合作研究、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展开了援藏工作。此外,他精心组织了“首届青藏高原农业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会上,环发所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并与西藏院签订了“合作共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的备忘录。这是中国农科院落实援藏系列工作部署的又一具体行动。
创新进取拓渠道,特色之路有实效
西藏农业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决定了西藏农牧科技需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其它地方成功的经验。只有围绕西藏院的重点和整体发展开展援藏工作才会有成效。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是援藏工作的核心。
张燕卿认为,要打造“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西藏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藏区农牧科技特色之路,需要有相应的课题支撑。于是他组织编写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藏特色动植物育种与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和西藏高寒草地特色草食家畜牦牛生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获得36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这是西藏在此领域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资助。
为了加强西藏农牧科学院青稞研究实力,张燕卿积极推动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西藏青稞改良分中心落户西藏农牧科学院,总投资780万元,这也是西藏农牧科学院在该领域挂牌的首个国家级平台。此外,他还推动落实农业部学科群区域实验室1个、试验站3个。
一直以来,张燕卿为党的事业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为推动西藏农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做着不懈的努力。3年的援藏工作,不仅让他个人收获了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更是为藏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贡献了力量。他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第一责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把推动藏区农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兴农;始终肩负纽带桥梁职责,忘我拼搏,无私奉献,深怀挥之不去的西藏情结。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无愧于优秀援藏干部的荣誉,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