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攻克作物诱变育种难题 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项目召开中期进展交流会近日,由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项目中期进展交流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和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作科所副所长、项目首席专家刘录祥研究员主持。
会上,刘录祥汇报了项目中期研究进展与亮点成果。他要求各课题要对照任务书内容认真完成考核指标,做到定性描述指标和量化指标相结合、诱变方法创新和突变筛选方法创新相结合,实现项目成果的技术、方案和产品的有机整合,促进项目一体化实施。既要重视新品种示范应用,提高显示度和影响力,也要加强材料交流,促进协同创新,丰富研究成果,提高成果质量。作科所将一如既往为项目的一体化实施提供服务,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该项目经过3年联合攻关,在辐射终端升级、诱变与筛选技术建立、突变体库构建、优异性状新材料创制、新品种培育与推广等方面已超额完成中期指标任务。创建了适于多种农作物样品类型的基于回旋加速器和串列加速器的高能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平台,开发了基于HRM的水稻插入/缺失和点突变高通量筛选技术;创新了作物空间诱变与地面模拟高效育种技术、小麦突变基因高通量筛选TILLING技术、小麦高效细胞诱变技术等。发现了基于五羟色胺调控的水稻抗虫途径;揭示了水稻错配修复基因OsMsh6在诱发突变中的效应;发现了辐射诱变可创制表观遗传变异,在全基因组、单碱基水平确定了核辐射诱发作物突变的特征与频率。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上创建了6个大容量梯度表型突变体库;创制了抗除草剂、抗稻瘟、低镉水稻突变体,高抗叶锈、条锈、白粉病和秆锈病小麦突变体等新种质新材料70份、优异亲本10份。培育出适合于不同地区的优质、多抗、高产的鲁原502、航麦247等小麦,江两优7901、华航48等水稻,龙育168、鲁单501等玉米,绥农44、黑农80等大豆等作物新品种49个,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达4000多万亩,其中国审小麦新品种鲁原502实现了诱变改良小麦品种的新突破,解决了重穗型高产品种易于倒伏的生产难题,年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成为全国第二大小麦品种。该项目将继续按计划持续完善建立高效的诱变和突变体筛选技术体系,加强主栽品种的突变体库构建,创制生产急需性状的突变材料,深化空间环境和高能重离子束生物诱变分子机理,强化诱变育种成果展示。
中国农业大学徐良明教授、李自超教授,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闫文义等项目特邀咨询专家还对项目和课题中期进展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建议。相关专家及项目代表等90余人参加了会议。(通讯员 卫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