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周系列宣传】新型生物农药“植物疫苗”:一种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
【编者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阐释了战略的具体内容,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进入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必须尽一切可能不间断地强化科技创新及成果供给,才能破解事关乡村振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知识产权制度为激励创新而设。知识产权本身即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其价值在于运用,与人力资源、各类资金和固定资产一样,也是国家和机构的重要资产及可利用资源,应该得到同样地重视和认真地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要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农业科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近年来,针对知识产权质量欠佳的状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培训提高意识、分类重点转化等。在知识产权数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质量和转化力度,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数673件,植物新品种权79件;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约5.3亿元,比去年增长10.4%。连续3年,有8项以上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我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倡导创新文化 尊重知识产权”。围绕这一主题,中国农科院将重点宣传2017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的部分专利成果,举办知识产权管理座谈活动并组织专利信息分析相关主题培训活动。
新型生物农药“植物疫苗”:一种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
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国内外首次从链格孢菌真菌中分离了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的蛋白质PEAt1,通过“一种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专利技术创制的蛋白质生物农药改变了传统农药“杀灭”的观念,提出了以提高植物免疫力、保障植物健康生长, 使农作物不生病或少生病的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新方法,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实现农药零增长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增强植物免疫力的筛选模式而创制新农药,是当前生物农药发展的新生长点,并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该专利技术的实施创制出全球第一个抗植物病毒病的植物免疫诱导蛋白农药,其菌株、关键制备工艺、施用技术与方法等均为原创性新技术,全球领先。在专利实施与后续应用研究中进行了若干项技术创新,解决了本研究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基于该专利的“提高植物抗性”的植物免疫基本概念,以及直接从微生物发酵培养液中获得全长的功能蛋白PEAt1的技术方案,先后创制了2个以PEAt1蛋白为核心成分的新型植物免疫诱导剂产品,即: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商品名为“阿泰灵”)的蛋白质生物农药,是国内外首家正式登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新有效成分生物农药;以及商品名为“普绿通”又名“吡能”的生物药肥。
目前已在北京、天津、辽宁、广西、湖南、安徽、甘肃、海南等全国28个省市地区的水稻、玉米、小麦、果树、蔬菜上推广应用,在全国累计应用推广面积已达1亿亩次以上, 对多种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达50%-70%,平均增产10%以上,减少化学杀菌剂农药使用量25%以上。2010年-2016年,累计销售阿泰灵和吡能3400吨,新增销售额12.24亿元,新增利润6.12亿元;其中,2014年和2016年两年间,累计推广阿泰灵和吡能2380吨,新增销售额8.57亿元,新增利润4.28亿元。
不仅在国内知名,美国爱利思达公司先后派出三批专家、耗费14个月对“阿泰灵”进行了考察评估,最终于2016年2月在迈阿密签订了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个生物农药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开创了该领域跨国合作的新局面,也标志着中国生物农药产品自强崛起,走向世界。
该专利的实施成果除获得农业科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北京市、社会力量等多项奖励外,2015和2016连续两年被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获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农民日报、江西日报、《农药》杂志等传媒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