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吟隆等:探索“边缘适应” 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2014年4月10日
作者:许吟隆 郑大玮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4-22
地球上的气候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无论是生物世界还是人类社会,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由“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新的不适应”和“新的适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应是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加剧,化石燃料大规模地使用,以及对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造成全球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并将持续地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造成重大影响,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历史上的“气候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的平衡是长期以来适应的结果,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的气候变化之剧烈程度远远超出了气候自身的波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对策。
这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其基础是国家安排的几次相关科技攻关,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创造性地提出了“边缘适应”的概念,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边缘适应”概念的含义表述为:由于气候变化加剧系统状态的不稳定性,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系统边缘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异常敏感脆弱;在系统边缘的交互作用处,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调控措施促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变化了的气候条件相协调,从而达到稳定有序新状态的过程。
“边缘适应”的概念揭示了系统的边缘一方面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胁迫,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另一方面,系统边缘与外界环境发生频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负熵流的输入也可以促进整个系统的有序化演替。因此,在系统边缘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既是挑战,也为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调整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最大限度地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变挑战为发展机遇。鉴于系统边缘的双重特性,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系统边缘是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基于这样的认识撰写的国家《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战略》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突出重点。以往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有一个认识上的偏差,即“事事皆适应、时时在适应、处处要适应”,导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空泛化,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就是因为没有抓住适应的重点任务。“边缘适应”很好地解决了适应的重点选项问题,即由于气候变化对系统的边缘影响最大,在系统的边缘加强适应工作,重点针对脆弱领域、脆弱区域和脆弱人群开展适应行动。
《战略》提出的另一个原则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协同配合,全面统筹全局和局部、区域和局地以及远期和近期的适应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加强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协调联动。这是由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系统边缘所经受的气候变化胁迫多种多样,常常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因此适应行动需要加强统筹管理。
在适应的重点任务领域中,将“基础设施”放在农业之前,打破以往农业领域适应放在前面的惯例,尤其强调要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这体现了我们认识上的一个巨大飞跃。虽然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直接暴露在气候变化的威胁下,但农业生产空间广阔,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城市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最大的边缘交界面,人口密度大,大量社会财富集中暴露在气候变化的风险之下,气候条件变了,社会条件随着经济发展也变了,交界面的许多情况都在变化,适应的任务更为迫切,因此,城市应该是优先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个区域。由于气候条件变化了,城市的灾害发生出现了新特征,城市生命线系统对气候变化异常脆弱。因此要完善灾害应急系统、加强风险管理、修订相关标准,特别要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运行。
这次制定《战略》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系统设计规划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格局,将全国划分为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三类适应区,这是通过加强适应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精神的具体体现。
资金的落实对适应气候变化的开展至关重要,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适应资金投向哪里?怎样最大限度地使资金投入发挥效益?这次制定《战略》过程中澄清了适应的重点任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即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财政在适应能力建设、重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保障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任务的完成;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适应行动。同时推动气候金融市场建设,探索通过市场机构发行巨灾债券等创新性融资手段,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等。这些政策的提出,都是针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在财政金融政策上的创新。我国农业气象保险一直没能很好地发展起来,因为操作复杂,盈利空间小,政府也不可能全部负担。从适应气候变化的角度看农业气象保险的问题,它的含义就不一样了。农业灾害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农业气象保险的推广势在必行。
由于有“边缘适应”基础理论的支撑,这次发布的《战略》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对于推动全国各类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有效开展,进而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贯彻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系农业科学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这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其基础是国家安排的几次相关科技攻关,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创造性地提出了“边缘适应”的概念,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边缘适应”概念的含义表述为:由于气候变化加剧系统状态的不稳定性,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系统边缘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异常敏感脆弱;在系统边缘的交互作用处,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调控措施促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变化了的气候条件相协调,从而达到稳定有序新状态的过程。
“边缘适应”的概念揭示了系统的边缘一方面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胁迫,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另一方面,系统边缘与外界环境发生频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负熵流的输入也可以促进整个系统的有序化演替。因此,在系统边缘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既是挑战,也为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调整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最大限度地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变挑战为发展机遇。鉴于系统边缘的双重特性,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系统边缘是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基于这样的认识撰写的国家《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战略》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突出重点。以往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有一个认识上的偏差,即“事事皆适应、时时在适应、处处要适应”,导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空泛化,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就是因为没有抓住适应的重点任务。“边缘适应”很好地解决了适应的重点选项问题,即由于气候变化对系统的边缘影响最大,在系统的边缘加强适应工作,重点针对脆弱领域、脆弱区域和脆弱人群开展适应行动。
《战略》提出的另一个原则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协同配合,全面统筹全局和局部、区域和局地以及远期和近期的适应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加强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协调联动。这是由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系统边缘所经受的气候变化胁迫多种多样,常常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因此适应行动需要加强统筹管理。
在适应的重点任务领域中,将“基础设施”放在农业之前,打破以往农业领域适应放在前面的惯例,尤其强调要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这体现了我们认识上的一个巨大飞跃。虽然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直接暴露在气候变化的威胁下,但农业生产空间广阔,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城市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最大的边缘交界面,人口密度大,大量社会财富集中暴露在气候变化的风险之下,气候条件变了,社会条件随着经济发展也变了,交界面的许多情况都在变化,适应的任务更为迫切,因此,城市应该是优先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个区域。由于气候条件变化了,城市的灾害发生出现了新特征,城市生命线系统对气候变化异常脆弱。因此要完善灾害应急系统、加强风险管理、修订相关标准,特别要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运行。
这次制定《战略》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系统设计规划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格局,将全国划分为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三类适应区,这是通过加强适应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精神的具体体现。
资金的落实对适应气候变化的开展至关重要,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适应资金投向哪里?怎样最大限度地使资金投入发挥效益?这次制定《战略》过程中澄清了适应的重点任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即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财政在适应能力建设、重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保障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任务的完成;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适应行动。同时推动气候金融市场建设,探索通过市场机构发行巨灾债券等创新性融资手段,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等。这些政策的提出,都是针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在财政金融政策上的创新。我国农业气象保险一直没能很好地发展起来,因为操作复杂,盈利空间小,政府也不可能全部负担。从适应气候变化的角度看农业气象保险的问题,它的含义就不一样了。农业灾害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农业气象保险的推广势在必行。
由于有“边缘适应”基础理论的支撑,这次发布的《战略》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对于推动全国各类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有效开展,进而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贯彻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系农业科学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