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祥:准确把握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
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围绕“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等关键词,通过分析研判畜牧业当前瓶颈、未来需求,从而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一)供给结构合理调整
调什么、怎么调,这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协同发展。一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畜牧业产值比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美、法、日等国2013年畜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44.3%、49.1%和54.6%,而我国仅为32.3%,畜牧业发展空间巨大。二是调整畜种结构,优化品系性能。从畜种结构看,生猪、蛋鸡等耗粮性畜种比重较大,而牛、羊、兔等草食畜种比重较小;从畜禽品系看,生产性能一般的品系较多,特色的、优质的、高产的品系较少。三是调整区域结构,统筹养殖布局。根据环境容量、农牧结合、产销顺畅、循环发展的要求,统筹调整区域养殖布局。目前,我国个别地区饲养量明显超过合理载畜量,应采取调减措施,引导畜禽养殖向非超载区转移。例如我国珠江三角洲水网区,生猪养殖量已经超出土地承载能力,要严格控制养殖总量,加快退出禁养区内生猪规模养殖。四是调整产加结构,提高畜禽产品加工比例。畜牧业是农业产业之中最容易形成六次产业的领域,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的典型行业。目前我国畜禽产品加工明显不足,例如2014年发达国家乳制品加工转化率为80%,而我国仅为20%,亟需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
(二)畜产品迈向中高端
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消费迫切需要中高端产品。“中高端”引领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要从种子源头抓起,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加工档次,培植品牌产品。一是提升良种覆盖率。要统筹兼顾引种、保种和品种培育工作。在引种上,要考虑我国自然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状况与引进品种生产性能的契合度,提高产品产量;在保种上,要考虑地方优良品种的特色优势,保障生物多样性,储备遗传物质,也要考虑地方品种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产业化;在品种培育上,要考虑新品种的生产能力、适应能力、风味口感等因素,提高产品特色。二是转变养殖方式。良种的“良”要通过特定的生产方式来实现,而目前我国畜禽规模养殖水平仅为54%。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从粗放饲养向集约饲养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从单纯注重产量向产量质量并重转变,从粪尿污染严重向绿色循环发展转变。三是提高加工流通水平。“好”的畜产品是“养”出来的,也是“加+运”出来的。在加工工艺上,产品要不断细分,强化标准意识,向精深方向发展,提高整体加工档次;在流通储存上,向全程冷链发展,保障产品新鲜程度。四是培育知名品牌。在大力推动“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品牌意识,大力培植畜牧业名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
(三)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底线和红线。我国2015年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9.4%,但往往“小概率大事件”,严重威胁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一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针对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要应免尽免,制定应急方案;针对其它动物疫病,要全进全出、消毒净化、处置得当、有效控制,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传播。二是坚决防范药物残留。杜绝使用违禁兽药、疫苗、饲料添加剂等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风险。三是严格防止二次污染。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极易滋生致病的病毒、细菌、微生物,以及形成保鲜剂、防腐剂的药物残留,必须全面防范。四是全面强化质量监管。针对畜牧生产、疫病防控、饲料兽药、屠宰加工、检疫监督等领域,要建立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强化饲养档案、强制免疫、官方兽医、职业兽医、定点屠宰等制度建设,全面履行《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监管职能。
(四)饲草饲料科学利用
饲草饲料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基础和保障。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饲草饲料资源,稳定生猪家禽生产,加快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家畜,是调整畜牧业供给侧畜种结构的重要内容。一是积极扩大饲草饲料种植。牢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借助玉米去库存的客观要求,以“粮改饲”为突破口,扩大青贮玉米、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满足节粮型、食草型畜禽发展,合理配比“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二是合理利用草山草坡。我国草山草坡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出现了大量荒芜、闲置、浪费现象。例如南方地区草山草坡可供开发利用面积约7亿亩。但其中的38%没有利用,载畜潜力很大。三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秸秆过腹还田要比直接还田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也能够避免秸秆焚烧所引起的各种问题。我国每年各类秸秆产生量约8亿吨,而饲料化利用的比例不到30%,大部分秸秆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五)畜禽粪污综合治理
畜禽粪污是农业面源污染最大的来源,畜禽粪污的COD占到农业面源污染中全部COD含量的90%以上。要按照“3R”原则,加快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首先,减少畜禽粪污直接排放量,即排放减量化(Reduce)。据测算,1头猪产生的BOD相当于13个人的产生量。对于新建养殖场,要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做好规划设计,统筹安排节电节水、粪污清理、资源化利用等各环节,减少粪尿对环境的直接排放,从源头上控制畜禽污染排放量;对于原有养殖场,要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危害。其次,物质再循环,即资源化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38亿吨,综合利用率只有50%左右。从构建“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要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促进畜禽粪便转化为优质肥料和清洁能源,推广高效的种养结合生态发展模式,探索建立“畜禽粪便—沼气工程—燃料—农户”“畜禽粪便—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果(菜)”“畜禽粪便—有机肥—果(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六)畜禽产品节本增效
“降成本”始终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应对“天花板”“地板”双重效应的有效措施,是促进畜产品消费和提升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一是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比美国高约40%,每千克增重比欧盟多消耗饲料约0.5千克。在人工成本高企不下的情况下,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高设施化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经济,提升劳动生产率;在“粮改饲”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做到“宜草则草、宜饲则饲、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实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提升土地产出率。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产品迈向中高端为目标,瞄准国内外市场高端需求,积极开发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培植名牌产品,增加产品价值,提高产品收益。建立健全畜产品等级标准体系,提高产品区分度,实现优质优价,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三是提升畜牧科技含量。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仅为50%左右,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例如我国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仅为16头,丹麦可达30头。要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加投入产出效益,提升科技贡献率,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作者系农业科学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