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民:加快转变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式的5点对策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作者:王济民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1-07-15
2011年7月9日,参加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论坛的农业科学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研究员分析了目前我国畜牧业的面临的总体形势,并就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五点对策建议。
王济民认为,目前我国畜牧业的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一方面需求继续刚性增长,而生产受到饲料、劳动力、资金、疫病和环境五大内在问题困扰;另一方面对外国品种、外国资金、外国饲料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畜产品产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未来我国从国外进口畜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统筹兼顾畜产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产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主要畜产品基本自给为目标,切实加大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力度。
1.大力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为广大散养户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引导散养户发展合作经营。积极发展畜牧小区,促进散养户规模化生产,鼓励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引导规模养殖场户创新经营管理制度,用先进技术和现代设施装备畜禽养殖业,提升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对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厂“强制”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把专业户的标准化生产作为畜牧业生产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强化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尽量减少规模化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着力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型主体,加快推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以品牌建设为核心,重点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生产经营水平高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和规范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以现代的营销体系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通过合同签约或股份制方式,把分散的养殖场户、营销体系和龙头企业有机衔接,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将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经营管理机制,立足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3.引导和规范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推进畜牧业组织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依托畜禽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基层畜牧兽医站、龙头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型、流通性专业合作组织,鼓励畜牧专业合作社进入加工领域,不断拓展和规范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明确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规范专业合作组织运作模式,不断增强行业自律作用,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和利益联结机制。
4.构建完善公共监管体系和机制,加快推进畜牧业管理方式转变。加快畜牧业质量监管机构改革,构建一体化质量监管体制。不断完善畜禽品种选育和改良,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动物卫生与疫情防治,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和法律。坚持全程化监管的原则,突出机制完善和设施建设,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控和追溯机制。加强畜种、饲料、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外资进入畜牧业监管,强化畜牧业产业安全管理。引导建立“安全、营养、健康”消费新观念,促进安全、健康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5. 提升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畜牧业服务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动物防疫力量,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继续加大畜牧业先进技术的攻关和集成,强化畜牧兽医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农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畜牧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体系。加大财政对畜牧业保险的补助,鼓励发展规范的畜牧业商业保险,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和农牧民互助自保,不断拓宽畜牧业保险的经营范围。强化行业信息监测和预警,努力提高统计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避免生产大起大落。
王济民认为,目前我国畜牧业的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一方面需求继续刚性增长,而生产受到饲料、劳动力、资金、疫病和环境五大内在问题困扰;另一方面对外国品种、外国资金、外国饲料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畜产品产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未来我国从国外进口畜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统筹兼顾畜产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产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主要畜产品基本自给为目标,切实加大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力度。
1.大力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为广大散养户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引导散养户发展合作经营。积极发展畜牧小区,促进散养户规模化生产,鼓励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引导规模养殖场户创新经营管理制度,用先进技术和现代设施装备畜禽养殖业,提升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对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厂“强制”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把专业户的标准化生产作为畜牧业生产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强化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尽量减少规模化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着力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型主体,加快推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以品牌建设为核心,重点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生产经营水平高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和规范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以现代的营销体系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通过合同签约或股份制方式,把分散的养殖场户、营销体系和龙头企业有机衔接,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将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经营管理机制,立足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3.引导和规范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推进畜牧业组织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依托畜禽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基层畜牧兽医站、龙头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型、流通性专业合作组织,鼓励畜牧专业合作社进入加工领域,不断拓展和规范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明确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规范专业合作组织运作模式,不断增强行业自律作用,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和利益联结机制。
4.构建完善公共监管体系和机制,加快推进畜牧业管理方式转变。加快畜牧业质量监管机构改革,构建一体化质量监管体制。不断完善畜禽品种选育和改良,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动物卫生与疫情防治,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和法律。坚持全程化监管的原则,突出机制完善和设施建设,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控和追溯机制。加强畜种、饲料、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外资进入畜牧业监管,强化畜牧业产业安全管理。引导建立“安全、营养、健康”消费新观念,促进安全、健康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5. 提升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畜牧业服务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动物防疫力量,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继续加大畜牧业先进技术的攻关和集成,强化畜牧兽医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农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畜牧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体系。加大财政对畜牧业保险的补助,鼓励发展规范的畜牧业商业保险,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和农牧民互助自保,不断拓宽畜牧业保险的经营范围。强化行业信息监测和预警,努力提高统计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避免生产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