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苜3号”,是由农业科学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耐盐苜蓿品种“中苜1号”为亲本材料,在含盐量为0.21-0.46%的盐碱地上,通过盐碱地三次轮回选择,一次混合选择,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育成的耐盐苜蓿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9年获得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2002年9月在河北南皮试验地的品种比较试验之中,该品种连续四年产量均优于“中苜1号”,其干草产量四年平均达1081.7 kg /亩, 比“中苜1号”产量提高10.8%~13.7%;且该品种在河北南皮县盐碱地表现了较好的耐盐性与适应性。在河北黄骅试验点的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连续三年干草产量均高于“中苜1号”,其干草产量三年平均达1018.4 kg /亩,比“中苜1号”产量提高12.6%;该品种在黄骅地区盐碱地表现了较好的丰产性。该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及西部地区的盐碱地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丰产性及适应性。
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地区盐碱地及其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
该品种的选育及其在盐碱地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加了优质饲草的产量,促进了我国草食畜牧业特别是奶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大大提高盐碱地的利用率,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品种已在河北、山东、天津、内蒙古、宁夏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200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着。
首席专家简介
杨青川,农业科学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多年从事苜蓿的遗传育种工作。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牧草育种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联合国粮农组织苜蓿全球发展战略专家讨论组成员。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奖等省部级奖1项,获其他省部级奖4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收录16篇。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农业科学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邮 编:100193
联系电话: 010-62815996/13911038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