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祁阳站精神 争做合格农科人_农业科学
English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请调整您的计算机日期! 本月19日大寒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文化广场» 读  书

传承祁阳站精神 争做合格农科人

【字体:
[编者按:近日在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组织开展的“我为党旗添光彩”征文演讲比赛中,农业科学多名团员青年取得优异成绩。此次征文演讲活动充分展示了我院团员青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三农事业,理想信念坚定,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将他们在此次比赛中获奖作品刊发出来,与大家共勉。]

  金秋时节,湘南大地稻香橘黄。这片曾经贫瘠的“红色沙漠”,如今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研究红壤结构、探索红壤作物丰产奥秘,农业科学祁阳红壤实验站三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沟,默默奉献,以智慧和汗水攻克农作物长期低产的科学难题,谱写了一曲“绿了红土地,白了少年头”的壮丽篇章。作为农业科学的青年组工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三传承、三做到”,争做一名合格的农科人。

  传承祁阳站人执着拼搏精神,做到艰苦奋斗

  1960年春,农业科学的一批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怀着对国家农业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远离首都北京和亲人,毅然来到贫困、偏僻的山区——湖南祁阳县官山坪安营扎寨。最初,一切条件都要靠自己来创造,没有房子,科研人员把办公室和实验室就设在农民家里,一间柴房两人住,房顶不封顶,夜晚床上看星星;没有办公桌,就把食堂墙上挂的一块匾拿下来,用石头支起来当办公桌和实验台。直到1964年,站里砌起了土砖房,实验站才算有了自己的“窝”,但是屋内屋外一样冷,白天晚上一样热,床上床下一样潮。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科研人员平均每年在站里坚持近300天的工作时间,甚至过年过节也坚守岗位。“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土砖房,吃的是自家菜,度的是单身日,过的是苦日子,干的是农家活,拿的是零工钱”是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前,在办公和生活条件都已相当优越的条件下,做到艰苦奋斗要注重两点:一是须记“艰苦”。目前条件下讲艰苦奋斗,不是一味要求吃苦、过穷日子,而是要反对奢华、廉洁奉公。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二是重在“奋斗”。事业历来与艰难困苦相随,成果皆须由心血汗水浇灌。农业科学科研事业的发展,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不懈奋斗的结果。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同样需要我们常怀进取之志,不怕困难和挫折,不惧风险与挑战,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

  传承祁阳站人敢为人先精神,做到开拓创新

  祁阳站建站50多年来,三代科研人员扎根穷山沟,艰苦奋斗,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求真知,开辟了红壤研究的新领域,探求红壤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规律,用一系列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打破了被美国土壤权威梭颇定义的中国南方红壤地将成为“红色沙漠”的预言;在几十年大量实验观测记录的基础上首次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机理,首次解决水稻“坐秋”难题;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首次提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首次为改良“砷毒田”提供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水平浅沟、沟坑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祁阳站的科研人员创造出如此多的“首先”,就是靠着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创造了基层农业实验站的奇迹。

  科学研究需要锐意创新,人事人才工作也需要开拓创新。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事人才工作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提高开拓创新能力,一是要勇于解放思想。以思想观念的更新引领人事人才工作的改革发展,摆脱条条框框、陈旧观念的束缚,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思想的敏锐性和思路的开阔性。二是要善于把握规律。以开拓创新思路寻求客观规律,以客观规律指导开拓创新实践,不断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三要敢于破解难题。新形势下人事人才工作有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破解,虽然很多难题的破解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直面难题,积极推进。

  传承祁阳站人情系“三农”精神,做到深入基层

  祁阳实验站从建立之日起,就以情系三农、服务人民为己任。20世纪60年代,以刘更另、江朝余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科技人员,是在吃着“瓜菜代”,背着木炭篓,支起旧木匾当试验工作台的艰苦条件,攻下“鸭屎泥水稻坐秋”这一科研难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站长陈福兴研究员和陈永安、张马祥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农业科学家,建立湘南地区土壤肥料实验网,将试验田搬到农民的家门口。建立深泥脚田水稻垄栽示范片、紫泥田水稻施用锌肥示范片、砷毒田改良示范片,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站长徐明岗研究员和李菊梅、文石林博士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将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种植和牧草筛选作为攻关重点。熟悉每一块红土,帮助每一户农民,致力发展农村经济,祁阳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播撒着情系“三农”的汗水,绽放出科学发展的耀眼光芒。

  祁阳站的累累硕果源于祁阳站人对“三农”事业的热爱,源于长期扎根基层的不懈奋斗。刘更另院士曾经讲到“要想真正干一番事业,光坐在家里看网络上的资料是不行的,只有到基层才能看见更鲜活的东西,才能培养出克服任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如果你带着一种理想和信念,到任何艰苦的地方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目前,我院正在大力推进机关青年干部到基层实践锻炼活动,我们要以身边的“土神”为骄傲,为榜样,把锻炼作为了解基层工作、培养吃苦耐劳作风的重要契机,并通过锻炼增强群众观念,树立为基层、为科研服务的意识,提高调查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深入基层,建功成才,用自己的青春书写农业科学明天更加美丽的篇章!
TOP
点击进入首页